“頭”等大事!液相色譜儀測定染發劑各種染料的組分
近幾年,染發越來越成為一種時尚潮流,染發劑市場也隨之迅速發展。根據華經情報網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染發劑的市場規模為13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0%,并且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家用染發劑的市場也將擴大。
染發劑的原理:染發劑給頭發施加了什么樣的“魔法”?
所謂染發劑,就是能夠改變頭發顏色的化妝品,它主要分為暫時性染發劑、半永久性染發劑和永久性染發劑三種。永久性染發劑是市場上的主流產品,如果在購物網站上搜索“染發劑”相關詞條,會默認搜索的是永久性染發劑。
我們平時在網上購買到的染發劑通常由兩個制劑瓶盛裝,它們一瓶是染色劑,一瓶是顯色劑,染發時需要將兩種制劑混合,然后均勻涂在頭發上,在我們等待的時間里,染發劑對你的頭發進行了以下的“魔法”。
染色劑中的堿性物質首先與頭發接觸,打開頭發表面的毛鱗片;毛鱗片打開后,顯色劑中的過氧化進入頭發內部對頭發進行“漂白”;之后染色劑中的對苯二胺、耦合劑進入頭發內,與角蛋白一起結合成大分子;隨后對苯二胺被顯色劑中的過氧化氫等物質氧化為有色染料,它們形成的耦合染料能長期存在在毛發中;最后使用護發素等酸性產品中和染發劑中的堿性物質,毛鱗片關閉,頭發就染好了。
簡單來說,就是打開頭發的毛鱗片,物質進入頭發內部進行脫色、染色,再關閉毛鱗片,但在打開毛鱗片的過程中,頭發的角蛋白性質和結構會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因而出現頭發受損的情況。
染發劑的監管:我國規定的染發劑檢測有哪些項目?
染發劑的質量安全是消費者和相關部門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特別是染發劑中的對苯二胺、氨水、過氧化氫等物質有著較強的致敏性和潛在的致癌性,它們一直是有關部門監管的重點對象。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中規定了化妝品75種準用染發劑和在使用時的最大允許濃度,并將“鄰氨基苯酚”“鄰苯二胺””“甲苯-3,4-二胺”“2-硝基對苯二胺“間苯二胺”“氫醌”“N,N-二乙基對苯二胺硫酸鹽”等多種物質列為禁用組分。
就拿文章中頻繁提及的“對苯二胺”來說,它是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三類致癌物,即有致癌風險但證據不充分,所以《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中嚴格規定了染發劑中對苯二胺的最大濃度不得超過2%,并且規定染發產品中如果添加了對苯二胺等苯二胺類染發成分,必須在標簽上標注“含苯二胺類”。
在染發劑各種染料的組分測定方面,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方法憑借著儀器普及率高、分析速度快以及靈敏度高等特點,成為了《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中對苯二胺等8種氧化型組分的含量以及對苯二胺等32種組分的含量的規定檢測方法。
近期,國家藥監總局發布了《2021年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年報》的信息顯示,染發類產品的合格率為87.6%,年報中并未透露不合格批次的詳細信息,但根據國家藥監局以往的染發劑抽檢結果可推測出,在國內銷售的染發劑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包括:假冒產品、成分超標、產品標簽指向不明、標簽注意事項中未標注對應成分、實際成分與標簽或批件不一致等。
染發劑的未來:消費者對染發劑的消費趨勢是什么?染發劑的研發方向是什么?
根據《2020中國美好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以健康縱享生活”、“用安全保障便利”,成為美好消費兩大重要趨勢,染發劑的成分、對頭發頭皮的養護和本身的味道成了消費者們的重要消費考量。
在這樣的背景下,那些含有植物成分、邊染邊護、氣味溫和為賣點的染發產品獲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銷量一路增長。但其實,這些消費偏好不一定都是正確的。
染發過程中頭發受損的確能夠通過在配方中添加科學的養護成分來減少頭發損傷。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我們知道了染發的第一步就是打開頭發上的毛鱗片,那么在毛鱗片打開的同時,也是養護成分進入的好時機。
另外,植物成分的染發劑不比合成染發劑安全,它們本質上其實是在同一起跑點的。因為不論是半永久染發劑還是永久染發劑,為了保證染發效果,在制作過程中基本都要添加堿性物質及苯二胺類物質,除了額外添加了植物提取物外,植物染發劑與合成染發劑的成分基本相同。
為迎合消費者“植物成分就是安全”固有的概念,業內企業在之后的染發劑研發應該還是會沿著植物成分染發劑的道路進行。同時,希望之后也會研究人員探索出新的頭發染色機制,發明不打開頭發毛鱗片的永久染發劑,從根源上解決染發后頭發干枯、毛躁、發質變差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