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違法添加物的檢驗與判定(下)
在《食品中違法添加物檢驗與判定》報告的后半部分,劉俊會研究員將一些典型的食品安全事件及違法添加物質的政策規定為大家做了盤點。
一、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自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以后,衛生部2008年第25號 公告(二〇〇八年十月七日)規定:嬰兒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為1mg/kg,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為2.5mg/kg,高于上述限量的食品一律不得銷售。
2012年7月2日,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審查通過了液態嬰兒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限量標準:液態嬰兒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限量0.15mg/kg。2010年,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食品中三聚氰胺的國際食品法典標準,即粉狀嬰兒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限量為1mg/kg。
在GB/T 22388-2008 規定了原料乳與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檢測方法和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檢測液相色譜法。
二、蘇丹紅事件
2005年3月4日,亨氏辣椒醬在北京首次被檢出含有“蘇丹紅一號”。不到一個月內,在包括肯德基等多家餐飲、食品公司的產品中相繼被檢出含有“蘇丹紅一號”。本次事件中,廣州田洋食品有限公司用一直使用“蘇丹紅一號”含量高達98%的工業色素“油溶黃”生產辣椒紅一號食品添加劑,而此食品添加劑正是此次蘇丹紅事件的源頭。
在GB/T 19681-2005中規定了食品中蘇丹紅染料的檢測方法高效液相色譜法。
三、甲醛次硫酸氫鈉(吊白塊)
對于腐竹、粉絲、面粉、竹筍等食品吊白塊檢驗方法,一般是按著GB/T 21126-2007 小麥粉與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氫鈉含量的測定。鑒于液相色譜法測定甲醛含量,存在對吊白塊定性不準確的問題,衛生部頒發了《關于印發面粉、油脂中過氧化苯甲酰測定等檢驗方法的通知》(衛監發[2001]159號)。
四、氨基甲酰肼
氨基甲酰肼是面制食品添加偶氮甲酰胺代謝產物。對于小麥粉及其制品中氨基甲酰肼的測定,一般是按著BJS 201902來進行檢測的。
試樣經鹽酸水解,鄰硝基苯甲醛過夜衍生,乙酸乙酯提取,旋蒸富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進行定性檢測,采用穩定同位素內標法進行定量測定
五、喹諾酮類化合物
市場監管總局于2019年發布BJS 201909 豆制品、火鍋、麻辣燙等食品中喹諾酮類化合物的測定。
本標準規定了豆腐、豆干、火鍋底料、麻辣燙底料及火鍋和麻辣燙的食材中諾氟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氟羅沙星、沙拉沙星、雙氟沙星、司帕沙星、環丙沙星、達氟沙星、恩諾沙星的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檢測法。
本標準適用于豆腐、豆干、火鍋底料、麻辣燙底料及火鍋和麻辣燙的食材中諾氟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氟羅沙星、沙拉沙星、雙氟沙星、司帕沙星、環丙沙星、達氟沙星、恩諾沙星的測定和確證。
六、熒光增白劑
BJS 201903 中規定了食品中二苯乙烯類陰離子型的測定。
本方法規定了食用菌、大米、小麥粉和小麥制品、淀粉和淀粉制品中11種二苯乙烯類陰離子型熒光增白劑的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方法。11種熒光增白劑包括熒光增白劑24、熒光增白劑71、熒光增白劑85、熒光增白劑90、熒光增白劑113、熒光增白劑210、熒光增白劑220、熒光增白劑264、熒光增白劑353、熒光增白劑357、熒光增白劑5bm。
SN/T 4396-2015 出口食品中熒光增白劑85、熒光增白劑71和熒光增白劑113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適用于金針菇、平菇、雞腿菇、大米、小麥粉、淀粉和牛奶等食品中熒光增白劑85、熒光增白劑71和熒光增白劑113的測定。
七、丁香酚類化合物
市場監管總局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2019年第15號)BJS201908。
本方法規定了水產品及水中丁香酚類化合物的測定,適用于淡水蝦、淡水魚、海水蝦、海水魚等水產品及水中丁香酚類化合物的測定。
用乙腈提取試樣中的丁香酚類化合物后,經乙腈飽和正己烷除脂凈化或過濾凈化(水樣),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檢測。
八、茶葉中美術綠
市場監管總局食品補充檢驗方法:BJS 201910 茶葉中美術綠的測定。
美術綠又名鉛鉻綠,用鉻酸鉛顏料沉淀到鐵藍顏料分散體上或使用鉻酸鉛顏料與鐵藍顏料混合均能制備出的一種顏料。美術綠的主要成分為鉻酸鉛和鐵藍,且鉻酸鉛的比例不低于50%。
九、滑石粉
滑石粉不允許添加到小麥粉中。
食品中滑石粉的測定:依據食品安全國際標準GB5009.269-2016 檢驗食品中滑石粉的含量,依據GB 2760判定是否違規添加
十、西地那非等90種化合物
一般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食品補充檢驗方法:(BJS 201805)食品中那非類物質的測定來進行檢測。該標準規定了食品(含保健食品)基質中90種那非類物質的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測定方法。
標準中方法一超高效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串聯質譜法,適用于飲料、果凍、蛋白粉、牡蠣粉、餅干、糖果、酒類及咖啡等食品中90種那非類物質的定性和定量測定。
標準中方法二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高分辨質譜法,適用于飲料、果凍、蛋白粉、牡蠣粉、餅干、糖果、酒類及咖啡等食品中90種那非類物質的篩查和定性確證。
十一、硼酸
硼酸一般非法添加于腐竹、肉丸、涼粉、涼皮、面條、餃子皮等食品中。
在GB 5009.275-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規定了食品中硼酸的測定,該標準適用于水產品、肉制品(如肉丸)、豆類、面食類、腐竹、粽子、糕點、醬油、涼粉、涼皮等食品中硼酸的測定。
通過乙基己二醇-三氯甲烷溶液對樣品中的硼酸進行快速的富集、萃取,除去共存鹽類的影響,利用硫酸與姜黃混合生成的質子化姜黃與硼酸反應生成紅色產物。溶液顏色的深淺與樣品中硼酸含量成正比,通過比色可以測定樣品中硼酸的含量。
食品安全問題不僅對人們的身心健康產生巨大的威脅,也會對食品行業帶來巨大的損失,面對食品問題不容大意,嚴格按照我國現有的標準檢測監督才能夠為人們的健康生活保駕護航。